學院簡介 |
現任領導 |
機構設置 |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 |
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測量工程系,其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西安礦業學院成立時的采礦系測量教研組。1978年招收第一屆礦山測量專業本科生,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西北地區最早獲得測繪類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經過近30年獨立辦學,學院已經擁有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及遙感科學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測繪科學與技術(工)、地理學(理)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測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及地學信息工程二級學科博士授予權。成為學科特色鮮明、專業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2008年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儀式 學院下設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遙感科學與技術4個教學系,礦山與地下測量、大地測量數據處理及應用、礦山開采沉陷與災害治理、3S集成及應用、地學三維建模與數字礦山、地理國情遙感監測等6個研究所;1個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先進的GIS(地理信息系統)、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DM(數字礦山)、RS(攝影測量與遙感)等科研教學實驗平臺;1個陜西省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1年,測繪工程專業被陜西省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被批準為陜西省特色專業建設點;2013年,測繪工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被教育部批準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被陜西省批準為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6年,測繪工程專業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復審。 學院現有教職工72人,擁有一支充滿活力、高效精干的師資隊伍,高學歷教師多、引進人才多。著名攝影測量專家王任享教授受聘為雙聘院士,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龔健雅院士、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等多位知名專家為學院兼職教授。學院現有省、部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講師22人,其中博士36人。 學院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科技創新,協同國家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航測遙感院、ESRI China(Beijing)、西安煤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院所與企事業單位進行科研攻關,成效顯著。 ○大地測量學與工程測量方向,在大地水準面精化理論與方法,大地測量數據處理與應用,精密工程與工業測量等領域形成一定的理論和技術優勢。 ○攝影測量與遙感方向,在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理論與方法、遙感影像融合與遙感定量估測,數字化資源調查及低空攝影測量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等方面成績突出。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在煤礦空間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地學信息建模與數字礦山,3S集成及應用等方面形成一定特色和技術優勢。 ○導航與位置服務方向,在GNSS原理與應用,GPS精密定位軟件的設計與開發,礦山應急救援定位等方面有新拓展。 ○礦山與地下測量方向,在礦山與地下工程地理框架構建,礦山開采沉陷與災害治理、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果。 ○地理學方向,在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荒漠化礦區土壤濕度時空演變、沙漠化土壤-植物反饋機制及植被演替、地理國情遙感監測等方面形成顯明的學科特色。 近5年來,測繪學院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支撐計劃及國防建設項目等高層次科研課題10余項;獲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獲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9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教材與專著16部;累計推廣成果8項,創造上億元社會經濟效益。 學院已為國家培養出5千余名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人才,主要分布在測繪、石油、鐵路、公路、水利、電力、地質、林業、土地、建筑、煤炭、教育、IT等行業及科研院所,從事基礎測繪、工程測量與管理、資源調查與地理國情監測及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近5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6%以上。 |
版權所有 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雁塔中路58號 郵編:710054
聯系電話:029-85583176(雁塔)029-83858066(臨潼)